集团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文以载道 · 龙年说龙

文以载道 · 龙年说龙

  • 分类:集团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4-02-28
  • 访问量:321

【概要描述】

文以载道 · 龙年说龙

【概要描述】

  • 分类:集团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4-02-28
  • 访问量:321
详情

2024年是甲辰龙年。提起“龙”,大概每个中国人都有所感:

 

腾云驾雾,遨游天地是它

飘逸洒脱,风姿多彩,也是它

 

它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刚健威武的雄姿,勇猛无畏的气概,福泽四海的情怀,强大无比的力量。

 

也比如更现实些,茶有“龙井”,剑有“龙泉”,水果有“龙眼”,地名有“龙游”“龙翔桥”等等。

据闻一多先生的《伏羲考》,龙的形象来源于原始社会多图腾形象的融合。作为上古图腾、祥瑞神兽,龙一路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并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之一。

 

中国神话中记载,真龙常常幻化为海鱼和飞鸟在人间穿梭,轻易不以真面目示人。目前考古学界公认最早的龙的形象,是辽宁查海遗址出土的石堆龙,它横卧在山坡之上,龙头朝向西南,尾部朝着东北方甩去,欲腾空飞舞,距今已有约八千年。

大概从商周起,龙的意象与皇权逐渐关联,并构建起等级、舆服等制度,以神化政权、巩固皇权、加强统治。比如,天子挂九旒 (liú) 龙旗、着龙衮,龙辇、龙驭、龙袍、龙纹等;秦始皇大一统后,被称为“祖龙”,汉代王充解释说“祖,人之本;龙,人君之象也”。

中国人对龙的喜爱与崇尚是毫无保留的,像《山海经》里提到诸多神灵异兽,其中不少拥有龙首或龙身;孔子问礼于老子,归来对门生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用龙表达对老子的敬仰与尊崇;南朝刘勰所著《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文学理论经典,以“雕龙”喻文字润饰的精湛技艺,问世1500多年来,在文史哲等领域影响深远,时至今日,对这本书的研究被称为“龙学”。

穿越漫漫历史长河

我们发现

龙对中华文明的意义

是超脱实体、别具一格的

可以从三个角度解读:

宋代古籍《尔雅翼》记龙有“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博采众长拼合而成的“神物”——龙,正是中华文明多元融合、兼容并蓄的生动写照。

良渚文化中的龙首纹玉器与红山文化中的玉龙极为相似,这表示当时相隔甚远的文化之间可能有交流。现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的金代铜坐龙,兼具麒麟、狮子等动物的外形特点,作为龙族一员,这个端坐在云上的“混血儿”,可以说是汉族与周边民族交往交融的生动写照。

在中华文化中,龙布德泽、润万物,是善良、力量和智慧的象征。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先民将人骨、蚌壳摆塑成龙、虎等造型,或与星象有所关联。

农耕社会,风调雨顺意味着五谷丰登,古人将“生命之源”水和龙绑定在一起,相信龙可行云布雨,通过舞龙、祭拜龙王祈求普降甘霖。

古往今来,龙文化已经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国龙或是潜于深渊、或是遨游九天,都展现出奋发进取、迎难而上的精气神。“龙腾虎跃”“云起龙骧”“龙马精神”“龙凤呈祥”等成语,舞龙、赛龙舟等民俗活动,饱含劈波斩浪的豪情,也传承民俗风情。龙纹服装、龙饰手办等文创产品,引领时尚潮流,激励人们活力向前。

2月8日,在2024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刚健威武的雄姿、勇猛无畏的气概、福泽四海的情怀、强大无比的力量。可以说,龙文化蕴藏的奋发图强的精神,一直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中。

作为“龙的传人”,我们传承的是文化、是精神。甲辰龙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在中华民族追梦路上,传承不息的文化,秉持昂扬的精神,中国龙一定会腾云驾雾、飞龙在天。

 

祝福所有龙的传人,龙腾万里、龙年大吉!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更多资讯

【华夏千秋】谷雨叶新夏已近,浅酌岐香觅韶光

【华夏千秋】谷雨叶新夏已近,浅酌岐香觅韶光

谷雨落,春将逝 酌岐香,祝东风 品尝节气交替更迭后的佳酿 与春天告个别 趁嫩叶正密,阳光正明 尽情沁醉如梦的春日芳华!
2024-04-19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七路西北国金中心A座13层

咨询电话:029 -89298003   029-86216962

©陕西五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陕ICP备2021012623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西安

搜索
确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