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姓 氏溯源
溯源一、
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秘书监,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史籍《东观汉记》记载:“桓帝时,初置秘书监,宜掌秘奥。”
东汉汉桓帝执政时期,不满于外戚梁冀专权,因此设置了秘书监,掌秘奥,就是秘书监的首领,负责掌管刘汉王朝自己的机密。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秘奥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奥氏。
溯源二、
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古匈奴奥达王,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续通志·氏族略》记载:“匈奴有奥达王,奥氏出此。”
溯源三、
源于鲜卑族,出自古代东胡库莫奚族部族奥里氏族,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据史籍《姓觽》记载:奥里为夷姓,属库莫奚族部族老姓。“库莫奚族”一词,是鲜卑语音译,为今天蒙古语“沙”、“沙粒”、“沙漠”的意思。从含义揣测,这一民族称当因其境内多沙漠而得名。到了隋朝时期,称呼上省去了“库莫”,单称为“奚族”,此后“奚族”就成了库莫奚族的统称。
奥里,在唐朝时期为库莫奚族五部之一奥失部的古老姓氏,是五部首领世袭王族姓氏之一。该部在五代时期为粤质部,而到了辽国统治时期被契丹族征服,变为奥里部。后逐渐汉化,演变为单字汉姓奥氏、奚氏、粤氏。
溯源四、
源于女真族,出自古肃慎族奥敦(奥屯)部落,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中原鄂通氏又作“鄂屯,汉义为“强盛”,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金国时期旧姓为“奥屯”、“奥敦”。史籍《金史·奥敦丑和尚传》中记载:公元1216年(金贞祐四年)农历7月,元兵攻打代州(今山西代县),奥敦丑和尚当时为金国代州的经略使,率军民守城御战。奥敦氏世居鄂通(今黑龙江鹤岗梧桐河流域),后多改为汉字单姓为曹氏、鄂氏,少部分为奥氏。
该支出自奥敦氏的满族鄂氏、奥氏、曹氏族人大多尊奉金国元帅、左都监奥敦·襄(奥敦·添寿)为得姓始祖。
分布、
奥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一千零二位,多以怀州为郡望。据2008年统计,大陆奥姓现有人口l0866人,其中男性6427人,女性4439人。
今陜西省的西安市、延安市、渭南市、富平县庄里镇、梅家坪镇、神木县、志丹县、蒲城县永丰镇,山西省的吕梁地区北部、兴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市,湖南省的株洲市茶陵县,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等地,均有奥氏族人分布。
郡望、
怀孟路:怀孟路在唐朝时期称怀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的沁阳、焦作等六个市县一带地区。
堂号、
怀州堂:以望立堂,亦称怀孟堂、怀庆堂。
血祖溯源、
较罕见姓氏。今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大同、运城、朔州,陕西之韩城,上海之松江县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匈奴有奥鞬王,奥姓出此。
如需查证详细血祖溯源资料·姓祖·氏源,请登录陕西五族宗祠文旅有限公司华夏姓氏资料数据库查证或提取。
更多姓氏文化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七路西北国金中心A座13层
©陕西五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陕ICP备2021012623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