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心工程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昂姓氏溯源
浏览量:
1000

昂姓氏溯源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帝王国君之称号,属于以君王称号为氏。
零售价
0.0
市场价
0.0
浏览量:
1000
产品编号
数量
-
+
库存:
0
所属分类
返回列表
1
详细介绍
参数

  溯源、姬姓、子姓。

  溯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帝王国君之称号,属于以君王称号为氏。昂,为自称,即男子称“我”,是古老的古代帝王、诸侯国君主自称,在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改称“孤”、“寡”,秦始皇之后始称“朕”。称“昂”者,必为君王或贵胄,其后裔子孙有以其称号为姓氏者,称昂氏。姎,亦为自称,即女子称“我”,是古老的古代帝后、诸侯国君妃自称,在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改称“寡”,秦始皇之后始称“哀”。称“姎”者,必为君王后、妃,其后裔子孙有以其称号为姓氏者,称姎氏。古代时期“姎”、“昂”、“昂”三字同义通假,后有避君讳改称昂氏者。

  “昂”字,“承君之德”之义,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溯源二、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大夫昂叔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姓考》记载:“昂,周大夫昂叔之后。”这在史籍《姓氏词典》、《稀姓录》中皆有记载。昂,为西周时期地邑名(今四川青城),昂叔被赐封于昂地,其后裔子孙以邑为姓氏,称昂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昂氏之启。

  姬姓昂氏族人大多尊奉姬昂叔为得姓始祖。

  溯源三、

  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君主宋穆公之子公子昂,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姓源韵谱》记注:“宋公子昂之后。”在文献《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中也记载:“昂,为春秋时宋穆公之子。此当系出子姓,乃以祖父名字为氏。”宋穆公即是宋公和,名叫子和,逝世于周平王五十一年(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子姓昂氏族人皆尊奉宋庄公的弟弟子昂为得姓始祖。

  溯源四、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族昂沁部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为氏。元末明初,蒙古族昂沁部族人因避战乱,自辽东地区迁徙至今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店埠镇昂集村安家落户,取部族名称的谐音汉字为姓氏,称昂氏,逐渐繁衍形成一个较大的昂集村,后有分支迁播至巢湖市柘皋镇一带。

  溯源五、

  源于彝族,出自元、明之际鲁魁山野夷酋长勒昂之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鲁魁山野夷,就是元、明、清诸朝时期对居于云南石林地区的彝族同胞之称,其酋首世称“勒昂”,汉义即首领、头人。其后裔子孙有以其称谓汉化为姓氏者,称昂氏,表示为彝家贵族后裔。彝族昂氏,生息繁衍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圭山乡。

  溯源六、

  源于党项族,出自宋、元时期池州官吏唐兀·昂吉的后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元朝时期,在所谓“色目人”中有一支唐兀氏族人,多有为官者。其实,唐兀氏族人就是党项族民族,蒙古族人称党项族人为“唐兀”,或称唐兀惕、唐忽惕等,原为西羌族的一个分支。西夏王朝灭亡后,作为色目人的党项族人相对于汉族待遇好得多,在元朝中、下级政府中多有担任官吏者。在唐兀人官吏中,有一著名的池州录事叫唐兀·昂吉,祖上世居西夏(今宁夏银川)。在元朝灭亡之后,其后裔子孙即以先祖名字首音的谐音汉字为汉化姓氏,称昂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成为今安徽池州昂氏的主流。

  分布、

  昂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七百六十七位,多以荥阳、池州为郡望。

  郡望、

  荥阳郡、池 州

  堂号、

  荥阳堂:以望立堂,亦称邲邑堂。

  池州堂:以望立堂,亦称秋浦堂。

  血祖溯源、

  为西夏时西南都统昂星之后。见《姓苑》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青海之天峻,安徽之贵池、泾县,云南之路南、河口、邱北、马关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彝族、藏族均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一并收载。其源不一:

  或出自历史上少数民族,为少数民族姓氏所改。《姓氏考略》注云:“今合肥有昂氏。宜为西夏昂星之后。”昂星,西夏西南都统,其后有昂氏,此当出自古羌族之党项人。

  《云南通志》载:“明弥勒州土官昂普德,率众向化,亦以昂为氏。”弥勒州,元代所置,乃“此莫徒蛮之裔弥勒所据”,其地即今之弥勒县。

  如需查证详细血祖溯源资料·姓祖·氏源,请登录陕西五族宗祠文旅有限公司华夏姓氏资料数据库查证或提取。

关键词:
姓氏
溯源
后裔
族人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未找到相应参数组,请于后台属性模板中添加

更多姓氏文化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七路西北国金中心A座13层

咨询电话:029 -89298003   029-86216962

©陕西五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陕ICP备2021012623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西安

搜索
确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