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心工程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阿姓氏溯源
浏览量:
1000

阿姓氏溯源

阿姓主要源自:姬姓。出自商代伊尹之后,以官名为氏。
零售价
0.0
市场价
0.0
浏览量:
1000
产品编号
数量
-
+
库存:
0
所属分类
返回列表
1
详细介绍
参数

  阿姓主要源自:姬姓。

  血祖溯源一

  出自商代伊尹之后,以官名为氏。据《管子·地数》称伊尹“善通移轻重、开阖、决塞,通于高下徐疾之□”。他辅佐商汤先后灭掉葛、韦、顾、昆吾等方国,最后一举灭夏,建立了商王朝。伊尹被商汤尊为“阿衡”(相当于宰相)。其支孙有的以祖上官职为荣,遂以阿字为姓,称为阿氏。

  血祖溯源二

  出自南北朝时鲜卑族复姓、三字姓所改。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阿贺氏、阿伏干氏,入中原后随汉俗改为阿氏。据《魏书·官氏志》载:“阿伏于氏,后改为阿氏。”这是孝文帝十 九年(495年)迁都洛阳后的事。在孝文帝正式下诏前五六年的太和十二、三年(488-489年)阿伏于(或称阿伏干)这一少数民族姓氏就自行简化作阿了。这种简化便成了后来孝文帝正式改姓的依据。

  血祖溯源三

  源自蒙古族,大部分在青海省境内,姓取自以阿开头为名的祖先,本来生活在内蒙草原,后辗转迁至宁夏,南京等地,最终于明万历年间随柴国柱(柴总兵)迁至西宁卫境内(今青海省大通县)。由于当时是阿氏两个兄弟在为柴总兵负责管理马匹粮草等物资,所以柴总兵让其分开驻扎在两个地方。一个离柴总兵驻所(大通县柴家堡村)近(即大通县黄家寨镇阿家台村),而另一个相对较远一些(即大通县朔北乡阿家堡村)。经过四百多年的繁衍,两兄弟的后人已经成为两个单独的村落,即大通县朔北乡阿家堡村和大通县黄家寨镇阿家台村。而到今天青海省境内很多地方都能找到阿姓后人,如大通县黄家寨镇下陶村和湟中县上五庄村等地。

  血祖溯源四

  出自回族,以经名为氏。在中国回族中,以“阿”音起头的经名很多,这是形成阿姓的来源之一。如在元代的官员中就有阿刺浅、阿刺瓦而思、阿里罕、阿思兰、阿葩实、阿都赤、阿都刺、阿里、阿合马等几十人。在明代,还有回回天文学家阿答兀丁、阿都刺等。一些回回人将与阿无关的经名改为阿姓的也有。如清代内务府回回人海里玛,后改阿姓,遂成为了回族阿姓的又一支。阿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血祖溯源五

  姓出自满族姓氏:在中国满族中,也有很多以“阿”音起头的姓,在改汉姓(几乎没有满族人用满姓了)的时候大多直接改为阿,改为阿姓的满族老姓包括:巴尔拉氏、乌扎库氏、阿哈觉罗氏、阿塔穆氏、阿喇氏、阿尔布氏、阿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其格查依尔氏(鄂伦春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血祖溯源六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王室辅弼大夫阿者,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阿者,亦称可者,是西周时期所设置的内宫官职,类似如今的幼儿园老师。“阿”、“可”二字在上古时期读音相同。在典籍《礼记·内则》中记载:“阿者,王族保育孺子,需从‘诸母’、‘阿者’中选出‘慈母’、‘保姆’来充任。”后王族以长老来教养监护王室弟子,所选教师皆称之为“阿”,学识渊博、严慈兼备,负责服侍、教育王族贵胄的子弟。以后,“阿”作为从政治上监护君王的长老,就成为君王的特别辅弼大夫,遂成官称。

  分布

  在青海省大通县的阿(a)家堡、阿(a)家台、下陶村等地的阿氏,祖先均系蒙古族,因为和汉族聚居多年,被当地的风俗习惯同化,但经过追根寻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更正民族,改汉为蒙。而这些家族都继承父辈民族,统一以蒙古族填报后代民族。而河北磁县高臾镇的阿氏,均系汉族。阿姓望居河南郡(汉高帝置郡。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郡望

  河南郡:

  分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血祖溯源

  1、《姓氏考略》注引《风俗通》曰:“伊尹为阿衡,支孙以官为氏。”伊尹,商汤时重臣,曾任主管教养的阿衡之职,其后代支系子孙或以“阿”为氏。

  2、《魏书·官氏志》载:北魏阿伏干氏、阿单氏、阿贺氏等,并改为单姓“阿”,则此当出自鲜卑族。

  3、其注引《风俗通》云:“伊尹为阿衡,支孙以官为氏。”“阿衡”为商代官名,主保护教养。

  4、又引《河南官氏志》云:“阿伏氏及阿贺氏并改为阿。”此当出自鲜卑族。又,“阿伏干”氏 (按:此从《姓氏考略》;《辞源》作“阿伏于”) 亦改为阿氏。

  5、达斡尔族之阿姓由“阿难”(或译作“鄂嫩”) 氏所改,取“阿难”之首音谐“阿”而为姓。

  6、鄂伦春之阿姓,则由阿其格查依尔氏所改,取其首音谐“阿”而为单姓。注(3)、

  7、土、傣、羌等族均有此姓。

  如需查证详细血祖溯源资料·姓祖·氏源,请登录陕西五族宗祠文旅有限公司华夏姓氏资料数据库查证或提取。

关键词:
通县
溯源
姓氏
鲜卑
回族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未找到相应参数组,请于后台属性模板中添加

更多姓氏文化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七路西北国金中心A座13层

咨询电话:029 -89298003   029-86216962

©陕西五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陕ICP备2021012623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西安

搜索
确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