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前文明,到赫赫秦汉,再到强盛隋唐……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的陕西省留存着灿若星辰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们不仅标记着中华民族悠长壮阔的国族历史,更建构了中华文明自信包容的文化基因。
图|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
我们今天介绍的文物是现藏于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是陕西的代表性“国宝”之一,以及“汉代鎏金铜蚕”,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俗话说得好,最高端的国宝总用朴素的进货方式——废品站拣选而来。
1963年,村民偶然发现了一件青铜器;1965年,它被卖到了废品收购站;同年,宝鸡市博物馆干部在废品收购站发现了这件青铜器,博物馆以30元的价格将其收购。
这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收藏的第一件青铜器,刚出土的时候上面有锈,于是谁也没发现上面竟然还有字。
整个青铜器高38.8cm,口径28.8cm。重14.6公斤,它口圆体方,通体有四道镂空的大扉棱装饰,颈部装饰有蚕纹图案,口沿下装饰有蕉叶纹,整个尊体以雷纹为底,高浮雕处为卷角饕餮纹,既庄重大方,气质雄浑,又景气外露,立体感极强。
在沉淀了3000多年之后,它周身散发着神秘凝重的气质。文物工作者在清理掉表层的斑斑锈迹后,在何尊的内底发现刻有12行共122字的铭文。这段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建造陪都的重要历史事件。
特别是这铭文中出现了“宅兹中国”四个字。此前发现的殷商甲骨文卜辞里,“中”和“国”两个字都不曾见有连用。“中国”,第一次被发现于铸造在公元前1038年的何尊铭文之中。
这些文字讲述的是:周朝在灭殷商之后,周武王计划在今天的洛阳天室附近营建新都,为此他日夜焦虑,废寝忘食;但是又自感天年将尽,便将如此重大的心事,向年轻有为的弟弟周公旦倾诉,同时命他辅佐自己的幼子—也就是后来的周成王,完成营造陪都的事情。
西周成王五年,新的都城成周营建完成,成王迁都于此。并在天室为自己的父亲武王举行了巨大的祭礼,向上天宣告迁都于成周。接着又对宗族子弟进行了训诫,诰训完毕后,成王赏给了一位名何的贵族三十串贝币。贵族何深感荣耀,为此制作了一口铜尊,以用来祭祀他的先祖。
铸在铜尊上的这篇弥足珍贵的铭文,可与先秦典籍《尚书》和《诗经》里的许多篇文章互为印证补充,为研究西周初年的历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984年12月,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几位农民在河水中淘金时,在沙坑里发现了一枚几乎和真蚕同样大小的鎏金铜蚕。这件铜蚕通体长5.6厘米,上身略微弯曲,头部微微上扬,就像正要吐丝的样子。经专家鉴定为汉代鎏金铜蚕,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这件铜蚕是一件圆雕作品,细部刻画写实具象,首尾9个腹节,腹足、尾足做得非常精细,连腹部凹痕都清晰可见,上扬的头部,凝固了它即将吐丝成茧的生动神态。
正是这小小的、柔软的蚕,带来了象征财富的丝绸,它是万里凿空的金钥匙,更是文明交流的守望者。
而那些在漫长丝路上流传着的传奇故事,则既展现出人类技术文化交流由古及今、驰而不息的节奏,又印证了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面向世界时所展现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胸怀。
从2000多年前张骞凿空西域,到如今,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贸易合作、文化交流越来越紧密。前不久,中欧班列长安号开通了跨里海、黑海班列,这一新线路采用铁路、海运等方式进行联运,可辐射中东欧多国。目前,从陕西西安始发的中欧班列长安号,已常态化开行了16条主干线,覆盖“一带一路”沿线45个国家和地区。
让历史说话,听文物说话。
如果说遥远三代之时铭刻于何尊之上的中国二字,是炎黄子孙对自我的认知与认同,那么强汉时的鎏金铜蚕则象征着华夏儿女与世界交流沟通的强烈愿望。一头是自立自强,一头是合作共赢,连接两头的正是中外人民对和平与幸福生活的共同向往。而这些文物珍宝,则无声又无尽地诉说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共同的秉性与情感;昭示着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里,人类各民族共同用文明之钥开启合作共赢之门的光明前路。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更多资讯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七路西北国金中心A座13层
©陕西五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陕ICP备2021012623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西安